1月发放12月工资如何入账
1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,当月产生的业务当月做账,把两个月的一起合并做账。借方按受益部门计算工资,比如生产部门的工资记制造费用;财务部、总经办记管理费用;销售部记销售费用等,贷方如果是银行转账记银行存款如果是现金发放记库存现金 即可 。
2、月发放12月工资入账方法:一般情况下,1月发放的12月工资会按照公司制定的财务流程,在12月份入账并确认,但没有实际发放给员工。这意味着,在当年的会计账目中,12月工资会被记录为支出,也会被计入财务报表中。
3、首先,检查12月份的工资是否已经正确入账。这包括确认应发工资的计算是否无误,以及各项扣除是否准确。一旦确认无误,便能确保12月份的“应付职工薪酬-工资”账户贷方余额为零。这表明了前一年度的工资发放工作已完成。接着,基于已发放的12月份工资金额,开始计提1月份的工资。
4、月的工资是应该12月份的费用支出,在12月份记入成本或费用,只是在1月份发放而已。
5、月发放工资时发现12月多计提了红字冲销12月多计提的。冲销以前的凭证。借:管理费用/销售费用——工资(原来的全部金额红字),贷:应付职工薪酬(原来的全部金额红字)。做正确的会计分录。借:管理费用/销售费用——工资(正确的金额蓝字),贷:应付职工薪酬(正确的金额蓝字)。
我单位是1月发12月的工资,那做账时这笔支出是做在1月还是12月?
月的工资是应该12月份的费用支出12月的工资做账做到几月,在12月份记入成本或费用,只是在1月份发放而已。
月发12月工资时,借12月的工资做账做到几月:应付工资9300,贷12月的工资做账做到几月:银行存款9300,这时应付工资的余额就为0了 在1月初申报12月的个所税时,按照12月做应付工资时计算个税的金额申报就可以了。
在会计处理中,费用的确认与发票开具的月份并不完全一致。如果费用发生在12月份,即便发票是在1月份开具的,该费用仍然应计入12月份的账目中。这种情况下,可以通过“以前年度损益调整”科目来核算,也可以选择在12月份进行费用计提。这样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,反映正确的财务状况。
在1月份发放12月份的工资时,对账处理的操作可以简化为如下步骤。首先,检查12月份的工资是否已经正确入账。这包括确认应发工资的计算是否无误,以及各项扣除是否准确。一旦确认无误,便能确保12月份的“应付职工薪酬-工资”账户贷方余额为零。这表明了前一年度的工资发放工作已完成。
是1月份。所属期12月的工资做账做到几月:填写扣缴义务人支付纳税人应税所得的时间,即收入发放的月份。
几个月的工资一起发放怎么做账
1、补一下几个月12月的工资做账做到几月的工作或是补一下每个月提取应付工资:借:管理费用(等)-工资:贷:应付职工薪酬-工资并做相应12月的工资做账做到几月的扣款分录12月的工资做账做到几月,比如社保、公积金扣款,个税等。特别提示:个税是收付实现制,多月工资一次计发,在发放那个月所属期申报,比如3-5月工资6月发,然后是7月申报,7月报的6月的税。现在个税是累计计算,对于总体影响不大。
2、每个月提取应付工资:借:管理费用(等)-工资 贷:应付职工薪酬—工资并做相应的扣款分录,比如社保、公积金扣款等。特别提示:个人所得税按实际发放那个月份,一次合并计算收入(应付工资,不是实付工资),扣除起征点3500.00元,按七级累进税率表计算纳税。
3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,当月产生的业务当月做账,把两个月的一起合并做账。借方按受益部门计算工资,比如生产部门的工资记制造费用12月的工资做账做到几月;财务部、总经办记管理费用12月的工资做账做到几月;销售部记销售费用等,贷方如果是银行转账记银行存款如果是现金发放记库存现金 即可 。